(一)
有一天,儿子和我散步的时候,问我是否知道一些关于伯乐的故事。
我一听就猜出来了,他们正在学韩愈的马说。很多年了,也就记得那么一句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跟儿子讲了一个跟马相关的故事。其实,也记不住是不是伯乐了,想起了就安在伯乐的头上。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伯乐成名后,大家都知道他相马厉害。于是,就有很多人拜他为师。有些人是真对他好,伯乐也把他们当成朋友。而有些人,伯乐要不觉得人品不好,要不就是不怎么喜欢。伯乐教不同的人,教法不同。
我问儿子:“你猜,伯乐会怎么教?”
儿子说:“如果是朋友,伯乐就多交给他们一些相马的知识,如果是他不喜欢的人,他就少教一些了。”
我说:“呵呵。按常理来说,感觉上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伯乐却不是这么做的。伯乐教给朋友只是教一些识别中上等马的知识,而他不喜欢的人,他却教他们如何识别千里马。”
儿子说:“为什么呢?”
我说:“伯乐之所以这样做,有他自己的道理。你想啊,人们为什么要学习相马啊?相马的目的是为什么呢?”
儿子说:“为了什么呢?”
我说:“人们学相马,是为了以后做马生意的时候,能挑选出自己需要的马。你学到了如何挑选千里马的知识,你就会选千里马了。但是,千里马的数量很少,你纵然学了相千里马的知识,却找不到足够的千里马,如果你眼里只有千里马,你的机会面就会很狭窄,相马的生意就不好做;相反,中上等的马虽然不是极品,但是数量众多的话,你选择余地反而很大,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结果呢,伯乐的朋友,一般都生活得很富裕,而他不喜欢的人,空有一身本领。”
儿子说:“原来是这样啊。”
我说:“你看出来没有,学不学千里马的知识,怎么学,学了怎么用。在伯乐看来,要根据最后的目标来做决定。学了相千里马的知识,不见得是好事。不学,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我停了一下,问儿子:“你们在课堂上怎么讲的马说呢?”
儿子说:“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然后,她统一总结发言。”
我说:“那你们都讨论了些什么出来呢?”
儿子说:“说实话,哪里是什么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地乱说一气,反正大家都知道自己说的没有用的。”
“为什么没用?”
儿子说:“反正到了最后,老师都会给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我很好奇:“那么,马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儿子说:“老师说,马说作者所要表达的见解是: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干。”
我差点笑出声来了:“封建统治者?呵呵。儿子,封建统治者有很多的形式。这样吧,隔天,爸爸给你重讲一次马说。语文不是这样教的。”
(二)
二天后,我抽了半天的时间,简单准备了1个小时。晚饭后,我准备给儿子讲一讲我这个版本的马说。
我想一边讲,一边告诉儿子我是如何去围绕一篇课文去寻找自己的阅读的。
我跟儿子说:“太久了。我都记不住了。我就网上搜了。先搜原文。在google里输入‘韩愈马说原文’,马上就找到了。”
马说原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课文的意思,是很简单的。你们自己在课堂上,肯定也学了。我也不说了。我们往下看。”
“开篇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为何这样说呢?谁是伯乐?谁是千里马?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呢?”
“不知道,没关系。在网上查,输入‘伯乐千里马’。一看,原来是个典故。”
“我在网上查到跟伯乐相关的典故有三个,都在战国策里记载了的。三个都挺有意思的。”
“第一个典故是说千里马正值盛年,驾着装盐的车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盖折断了,尾巴被浸湿,皮肤也溃烂了,口水洒到了地上,汗水满身流淌。拉着车子爬到山路的中间,再也上不去了。伯乐遇到了它,从车上跳下来,抱住它痛哭,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给它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叹了一口气,又昂起头高声嘶叫,那声音直上云天,响亮得就好像金石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他知道伯乐是自己的知己啊。”
“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就跟马主说他要买这匹马。马主心里想:这马骨瘦如柴,吃饭又多,拉货又没力气。这回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