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老家的那个村位于1271米的高山,吃的水虽然质量不是很好,只要天不干旱,还是能够解决。如果是天干了,不但吃水成问题,就是种粮食也成问题了,因为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村落。

    国庆的时候,我回到几年没有回去的家乡,大哥告诉我,栽秧的时候,天不下雨,他们利用水窖的水才栽了一亩田的秧苗。由于这是高山,季节来的晚,国庆时稻子还没有黄,不能收割,国庆假期后才开始收割。听到这里,我深深地感到:在这样的高山上,一个水窖在天旱的年份要解不少的问题,比如种粮食、人的吃水问题,还有家禽的用水

    我老家的那个村位于两个县交界地方,十八岁的时候,我背负着十八年的村庄时光,当兵去了云南边防,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这一走,我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大兴修建水利时,村子从在两县交界的深山里修过一条堰沟和几口堰塘。那会儿全靠人工修建,没有丁点机械,没有供车辆上山的道路,也根本没有机械。但是我们的先辈们还是从半山腰里绕来绕去,硬是凿出了一条引堰沟,大约有十多里长,把天上下的雨引来浇灌农田,引到堰塘供蓄着饮用。后来,堰沟被山体滑坡下来的石土把堰沟给填了或被大水冲垮了,由于没资金和能力去恢复,那条费了很大劲才修成的堰沟不见了影子。多少年来,水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老家村子。

    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甘肃有位乡长听说县长要来检查工作,便洗了一把脸,后县长因故未来,乡长为此后悔了好一阵子;中科院的一个甘肃籍博士从小学到中学8年没洗过一次脚看了这个故事后,让我感慨万千。

    缺水,土地虽然得不到浇灌,可土地一点也不贫瘠。仅靠雨水,每年的收获都还不错,家家丰衣足食,许多地方如今大都建设起了砖墙瓦屋,两层楼也不少,正面还贴着白磁砖,耀人眼目。其它植被,各种树木、野草,也很厚实。不但水秀,也是山青,到处是绿色一片。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没了水,人们总要想办法解决。前几年政府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每家每户修了几口水窖,多多少少为村民解决了这一吃水难题。水的问题有所改观,人们的生活也改善了,生活质量迈进了一大步。

    修水窖也是无奈之下最实际的选择,尤其是居住在我们老家这种高山上的人家,一家最少也要打口眼水窖才行,这样过日子心里才踏实,遇上天干才能保证种几亩水稻。

    修水窖不是随便挖个地洞那么简单,要选择地点,相当重要。离家要近,离田地近,取水方便;不能靠近崖边,那容易坍塌;周围地皮需结实,没有杂物,保证入窖的水干净;地势高低得合适,利于引水入窖。水窖的形制,从内部看,如一口大瓮,上下细,中间部分,是个大肚子。大的水窖,一头牛都能装下,牛在里头,还能转身,还能走动。还有一道工序,就是给水窖的内部,抹一层水泥,这是为了防止窖水渗漏。刚修的水窖,不能马上装水,要等到干透了,在检查,再修补,才投入使用。装了半窖水的水窖,幽深,阴暗,窖壁生出了青苔,窖水青黑,映现驴皮般的光亮。我看过的水窖,给我留下的就是这么个印象。我们老家的水窖是不加盖子的,这样,在2-3米深的水窖还可

    我老家的水窖,如果其他地方的菜窖联系着生活,与酒厂的酒窖联系着享受,水窖联系着性命;没有菜吃,能忍受,没有酒喝,也过得去,没有水,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对于植物,对于动物,都是如此。

    村里有人告诉我,水窖里的水苍天的恩赐,即使终年干旱,总会有一场雨,有一场雪降临。这是对生灵的怜悯和眷顾,这是在生命大山里延续和坚守的福祉。都预留下一道两指宽的引槽,连通着水窖口,雨水从高处往低处汇聚时,会流到引槽里,一点一滴,细细的水流走着走着,一路流进水窖。浇菜,浇树,浇地,长菜艰难,也长些辣子,长些豆角。

    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深邃的眼睛注视着村庄的变化,见证着村庄曲曲折折的历史。希望在弹指间几年,几十年过去后,我的老家村里也能用上了自来水,我期盼着。

    写于2014-10-2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