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放心好了,我们离开时会彻底毁灭整座实验室,结束这里所有的罪恶!”

    看着凌云近忽疯狂的举动,中年男人也只能走上去安慰性的在对方肩膀上拍了拍,然后同身边韦德开始计划在眼前不利局面下应该怎样突出重围,而其余人则开始在这座地下实验室中安装定时遥控炸弹。

    虽然身处危机当中,可是那些身上挂着彩的地狱成员们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恐惧神色,因为他们每个人都经过严格训练与实战考验的优秀战士。

    什么叫精英,战时如勐虎,守时如处子,这就叫精英!

    就在凌云一行正在想办法准备向外突围的时候,涉科夫这位正在不停向日本调兵遣将的地狱亚洲地区主管日子也不好过。

    就在刚才,远在英国总部的首领大人在得到凌云一行人被困日本消息之后,马上在第一时间跨过宽广的太平洋向他下了死命令,让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凌云一行从日本解救出来,否则自己这个亚洲地区主管也就不用再当了。

    别看涉科夫外表雄壮,似乎属于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类型的俄国大汉,但在他强壮外表掩饰之下却有着思维缜密的头脑,否则也无法将地狱亚洲负责人这个位置紧紧抓在自己手中。

    看着笔记本电脑上不断反馈回来的信息,坐在直达日本东京专机上的涉科夫也不由皱了皱眉头,并且摇着脑袋小声嘀咕了一句,道:“这擦屁股的工作,还真不是一般的麻烦。”

    给自己点了一根古巴雪茄勐吸了一口,眉头是越皱越紧,直到雪茄烧尽,他才用力将烟头狠狠地掐灭,自言自语似的咬牙说了一句,道:“看来,这次只有在乱中求变了!”

    闭着眼睛深思片刻,最后终于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的涉科夫,睁开眼睛就立刻拿起电话联络上组织潜伏在东京的秘密成员,并且十分郑重的吩咐道:“出动所有人员,将东京彻底搞乱……”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前身是“东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戊辰战争)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1869年6月由明治政府设立,1879年6月正式改称为“靖国神社”。(“靖国”是“镇护国家”的意思,靖国神社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正门前是高25米、长34米的大牌坊(日本人称“鸟居”)。

    大门外两侧是建于1935年的两座10余米高的石灯笼状纪念塔,碑文上写道“追慕景仰为皇运的扩展而献身的尽忠靖国之士和遗烈”。塔身底座嵌有16块浮雕,描绘了甲午战争等次战争的画面,并都配有文字说明。其中有明治27年(1894年)9月17日海战,“联合舰队击破清国北洋水师”;明治33年(1900年)7月14日“我军占领天津城”;昭和7年(1932年)2月22日上海附近空战,“我军击落敌机”等。这些浮雕在变相地炫耀日军当年帝**人“武功伟业”。

    而在神社殿堂东侧有一栋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名为“游就馆”。以前主要陈列从各国掠夺来的战利品,炫耀“皇军”的“赫赫战功”。如今展出的多为战死者的遗物,其中有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军礼服和“神风突击队”队员的遗书等。“游就馆”外的空地上摆放着火炮、鱼雷等,此外,还有悼念在战争中殉职的战马、军犬和军鸽的慰灵碑。

    靖国神社中还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日本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的灵位。(其中就有太平洋战场首犯东条英机和策划执行了南京大屠杀的犯松井石根及大量二战时的甲、乙、丙级战犯)

    清晨,就在一些早起晨练日本人的注视之下,十辆装满烈性炸药的重型卡车带着巨大噪音在两辆轻型装甲车开路之下,从正门直接冲进了这座有着大和民族精神支柱美誉的“靖国神社”。

    几分钟之后,当“靖国神社”内惊天动地的巨大爆炸声伴随着火光冲天而起,将“靖国神社”内供奉战犯灵位遗物的“灵玺簿奉安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